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人欲

人欲 96/3/21

言人之欲能逾海

論爾之寬不比塘

以小易大還嚴厲

誰人莫若此荒唐?

雜聯

枝高招震

樹大招風



九以食

一於儲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論今人耐性

今人未及壯,即血氣方剛,何也?



毋農耐、無磨墨,其之尖利稜角無加磨之所以也。



以至今人路規定矣,而少年、壯年者行之,卻以逆向逼正向;紅燈罵綠燈,簡直唯恐天下不亂!



噫!今人義務予教,而不墨且不耕,所以然也!



暇需務農,學兮磨墨!否則今人皆如西戎之魯莽矣!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有無心(拾陸)

甘禮良一身黑袍坐在一家嘈雜的餐館用餐,錢嘛……搶來的。



「這裡能讓我們坐嗎?」「沒關係。」甘禮良簡單應了一句,他胡亂坐的四人桌,在人多的時候確實容易被人找上,沒辦法,沒位置了嘛!



來的是兩個人,一個像是某某慈善團體的一員,手上還抱著一隻狗,他正在遊說另一個大學生加入他的團體當志工,甘禮良聽來還挺懷念的。



後來聽出抱狗的好像還是某愛狗團體的一員,她懷裡的狗自然也就被「搬上檯面」講了。



此時甘禮良暗自輕蔑一笑,突然指著一隻正在空中飛舞的蒼蠅插入兩人的話題道:「這有隻蒼蠅。」



「啪!」那位慈善遊說員一出手就致牠於死地。



不等她收完手,甘禮良又指到餐桌上一隻剛爬出來的蟑螂,同時和那名大學生叫出:「有蟑螂!」



「噹!」又是一聲,他又拿一個吃淨了的鐵盤子敲下去,剛好把那隻蟑螂的頭給打碎了。



此時甘禮良莫名其妙的一指那隻被「搬上檯面」的狗說:「這有隻狗。」



「有狗怎麼了嗎?」狗主人不明就理的問。



「有蚊子你殺蚊子,有蟑螂你殺蟑螂,怎麼有狗你就不殺狗了呢?你不是還付錢要人殺豬殺牛作肉給你嗎?怎麼狗就不殺了呢?而且這裡還有這麼多人,怎麼不也乾脆全都殺一殺……」甘禮良說到「殺一殺」便留下他的帳錢消失無蹤。



「這……有蟑螂殺蟑螂,可是有狗為什麼就不殺狗?」留在座位的兩人呆滯的異口同聲說……



  ……



  由於第九十九個死了副市長,因此市長被普遍認為是「透明殺手」的第一百個目標。為了安民心,市長在大庭廣眾之下出了面。



  但是他還是很怕死的,防護措施比副市長當時還加強了五倍不只!



  在萬眾矚目的廣場高台,市長就在那裡喊話,說了一堆絕不屈服於恐懼之下那類的話,他自己倒是全身冷汗直流……



  「喀!」一個聲響自高台的地板發出,市長的聲音一滯,全場靜默了大約一分鐘。原來只是一顆小石子。



  市長鬆了口氣,戰戰兢兢的繼續講。



  終於是講完了,眾人的雜亂之中,天上幾片樹葉飛落到台上。



  一片葉子只是飄搖畫過市長後頸,完全沒有殺傷力。但是……



  「啊!」這次市長沒有用麥克風,卻叫的比之前都還大聲!



  市長一泡尿就這麼流了出來,仰頭倒在台上……



  醫院在一刻鐘之內便判定死亡,死因只有心臟麻痺,精神科則說他是被活活嚇死的。



  至於市長的後頸,連一點傷也沒有。因此所有人都說,市長是自己嚇死的。



然而真相,也沒有被查明。



只有甘禮良的雙手,持續染血……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有無心(拾伍)

十五、肆屠殺

世上的人永遠也殺不完。



甘禮良殺過販毒的,也殺過難民;殺了政府的清貪官員,也殺了強盜和平民。



手上沾了這麼多血,他已經殺到麻木,不用知道對方的作為,是人,殺就對了!



上次的市長,在外面的風評非常好,所以甘禮良才認為可以借睡一夜應該沒關係,結果並沒有。



之後他研究易經之餘,調查了市長口中的護統幫,他們是很有武俠小說中的大俠風範,但為了自己幫派的生存依然會得作出殺人滅口的事情。



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人通通都吃的非常好,為此他暗中目睹過屠宰場跟田地的收割,屠宰場就不用說了,現在收割根本是整片茂密的植株全部砍死。



因此,甘禮良已經認定,就算人們嘴上不明說,其實也都知道,弱肉強食這個真理,自古至今都被所有人所認同。



所以甘禮良下起手來,已經毫不猶豫。



「唰!」一名警員的頭忽然在警局門口跟他的身體分開,整個警局內頓時鴉雀無聲……



沒有暗器、沒有人,他的頭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跟身體分家了!



甘禮良的速度雖然已經很快,但也沒快到看不見,他只是跟人群一樣的散步,卻閃電的出手、收手……



沒看見的不是人,是攻擊的過程。



上海市接連出現了幾十起這樣的案件,每件都有目擊者,每個目擊者都說他是突然就自己噴血、死亡,完全沒有看見兇手,但驗屍結果都確定他是被刀劍之類的兵器所殺,而目擊者又都全部咬定他根本什麼事也沒做就死了……



死者的身分,竟然什麼都有,從平民、貧民到警員、官員甚至富商、地方長官無一不殺,保全就不用說了,死的比警員還多……



不是沒人想到「誅九族」甘禮良犯案的可能性,因為死者死於刀劍傷這點非常吻合,但這次並不是連死者的家屬親族都死光,反到像是有個透明人在隨意下手,再不然就是天罰降世了……



但是,甘禮良越獄在逃,通緝金不減反增,他要是再一身白袍大概就當場被群眾抓走了,當然也還是重點緝拿的要犯。



一連死了九十八個在光天化日下突然噴血的,數字高到電視新聞都特別做一個數字動畫掛在版面上。



令人震驚的是,第九十九個,上海市副市長死了!



一個直轄市的副市長是這麼容易殺的嗎?說死就死了,護衛也都變成目擊者,而且也一口咬定副市長是莫名其妙頭就自己滾下了脖子,在近十名護衛的保護下……

有無心(拾肆)

十四、逸重出

甘禮良又銷聲匿跡了,但這次它可是已經背著重大的殺人罪責在身,政府不會罷手的。



所以甘禮良就在上海市被發布了通緝令,還被冠了一個名號叫「誅九族」。



因為多起事後發現的全家血案都發現,兇器都是一柄不短的劍,而且還有很多可以證實是同一把所為的證據。



近來的凶徒之中,拿劍的就甘禮良一個,不往他身上放往誰放?



就因為這些血案都是死全家的,所以他才被冠了這個誅九族稱號。



不過這些甘禮良都不知道,而且也沒人會想到他竟然「遺世而獨立」去了…



過了幾個月……



甘禮良,仍然沒有被找到。





……





一名身著黑色深衣的男子在上海某圖書館裡認真翻著書,看那裝扮倒有點像務古企業的老闆李承先。



因為深衣流行的年代裡黑色可是皇帝在穿的,至今會穿著皇帝裝束四處走的也就是承先最出名了。



不過,圖書館的人員都很清楚,他一定不是那位鼎鼎大名的李承先。



因為他已經超過半年的時間天天來報到了,要找什麼也該找到了,應該是個勤學人士吧!



他就是「失蹤」多時的甘禮良。



他這幾月來養了傷就念念古文、練練劍法。念古文就是為了看懂那本周易。



不過到圖書館來念古文也只是半年多前開始的,之前的他了無蹤影。



但是周易本文的艱深又豈是一般古文所能比擬?



所以甘禮良才奔波了這麼久……



那些各大注疏他早就看了個遍,但還是沒有找到承先的用意在哪裡?



周易文章理不外就是叫人作個君子,然而從承先贈劍鼓勵他越獄這點來看,就已經確定他並不是要他去做一個君子。



而且承先根本不曉得他的漢文程度怎樣,混過去的大學生比比皆是。



所以,他只好鑽研起上面的掛圖。



他去找了很多有圖的現代易經解釋本,看到的不外乎都是那些。



一個兩儀,在八方畫了八卦的掛圖,或者排了一圈的六十四卦圖。



其中的關連甘禮良都摸了透,還是想不到承先想跟他說什麼?



今天,甘禮良已經快要放棄了。



「不找啦!」甘禮良發出放棄宣言,一手把一本書放回了書架。



甘禮良看上去還是三十幾模樣,不知是懶惰還是怎樣,頭髮幾乎長到腰了,而且一副未加梳理的模樣,不過還不到蓬頭垢面,要不然就被當成流浪漢了。



他走出了圖書館,行到一個沒人注意的地方,驀然化作一道黑芒消逝……

有無心(拾參)

十三、傷逸遁

「之前的救難英雄,因殺人入獄之後,今天竟然僅憑一劍殺出牢獄重圍,成功脫獄,斬殺守衛官兵十五人,重傷二十二人,輕傷多達四十九人……」隔天的新聞報出,簡直是駭人聽聞!



一人僅憑一把劍斬殺十五、重傷二十多名官兵?這又不是在演電影!



其實甘禮良僅殺五人不到,其他都是被他們自己人的流彈打死的,重傷的也有大半是自己人打的,至於輕傷那就甘禮良的手筆居多了。



甘禮良都是直接刺人痛處,卻又不造成多大傷害,只是那痛的程度足以讓他一時拿不起槍罷了。



……



甘禮良蹣跚的走在深山之中,身上流彈留下的痕跡無數,看看是沒有追兵了,這才勉強揮劍砍樹,以薪鋪了個位置出來。



他當然不可能砍樹幹,就算原本有那個能耐現在也一定沒有,但砍樹枝的過程又讓他再次感覺這劍的鋒利。



半徑五公分的枝也一劍就斷了……



甘禮良死撐著去找了草藥、獵了食物生了火,處理完後躺在跟火堆隔了一道防火帶的薪床上,艱難的翻起了那本周易。



承先到底是什麼用意?甘禮良看著那十句有五句左右看不懂的繫辭想。



傷口的痛令他難以多想,他身上被流彈留下的痕跡可不少……



……



甘禮良徹夜未眠,是因為痛吧!



痛讓他一大早也提不起力氣爬起,但他還是得爬起,一夜不眠可是會特別餓的,他趁著清晨初卯的微微亮光,奮力出獵。



這個時候打獵最容易了,因為許多動物都還沒醒,醒的也恍恍惚惚吧!



但是,這卻也是一天裡最冷的時候,甘禮良一件破唐裝,即使經過鍛鍊也不免發起冷顫。



「鏘!」一陣微小的出鞘聲……



……



活的這麼辛苦,那幹嘛還要活下來呢?甘禮良這時時常想著…



然後甘禮良只能自己回一句:「本能吧!」



……



「看你的造化了,甘禮良!」承先坐在辦公桌上微笑自語。

有無心(拾貳)

十二、灑劍出

十分鐘過去了,記者、人群都被警衛推出門外。



卻留下了一個人,而警衛們也沒有要把他轟出去的樣子。



一個黑袍男子,那身黑袍跟秦始皇的朝服如出一轍。



在現在,這身衣裳應該很稀有吧?甘禮良想著,看了看自己的唐裝,呵!他自己也差不多。



「甘禮良,你認得我嗎?」那人說。



甘禮良看到他身上帶了個玉圭,一副了然道:「是總老闆啊!真是幸會。」



「我記得沒錯的話,這個月的薪水還沒給你吧?」務古企業總長李承先說。



「是沒給,可我也只做一半。」甘禮良說。



承先扔進了一個包裹說:「這算是我私下送你的,剛已經給他們驗過了,算是賀你劍法有成吧!至於你這個月的薪水…」他說著嘴角微微上揚。



「…待會我也會發一半給你。」



「那我先在此謝過了。」甘禮良說。



甘禮良拆了包裹一看,是一本小冊,《周易》。



裡面是真的周易,沒有十翼,純粹卦爻辭而已。



甘禮良一時也想不到他拿這給他是有什麼用意,但看看也好。



前面附了一個大衍算法,可現在的牢房都乾淨的很,連一根雜草都沒有,更別說要找蓍草去占掛了,所以承先拿這給他絕不是要叫他去占掛。



那,承先是什麼用意呢?



老實說,甘禮良也還有很多看不懂的卦爻辭……



……



「喀!」一柄劍連鞘被丟進了甘禮良的牢房,四更而已,甘禮良便被驚醒。



甘禮良拿起來看了看,上面包了一張紙條寫:





「這是你的一半薪水」





甘禮良笑了笑,把劍藏到衣裡,紙撕成碎屑。



……



「哧!」一早吃完早餐要來帶甘禮良去審問的士兵應聲倒地。



「堅硬、鋒利,是把實用的劍。」甘禮良自語著殺了出去。



「喀!喀!」甘禮良趁衛兵瞄準時一劍把槍砍了,這些一點經驗也沒的太平時代衛兵根本耐何不了經驗老道的甘禮良,瞄準時間太久,不瞄則歪到不行,因為甘禮良不是不動的靶,差一點也馬上變成差好多。



「叮!」一顆流彈打在劍身上。



「好劍!幾乎沒留下痕跡!」甘禮良一看被擊中的劍身說。



「唰!」……



一路殺到了門口,避著衛兵槍口前的假想延長線,甘禮良終於接近了大門。



「噗!」甘禮良又被一槍擦過,實際上他身上已經擦了不少痕了。



「唰!唰!」兩名門口衛兵應聲歸天,但厚實的大門早就關上了。



「叮!叮!」這是流彈打在門上的聲音,而門上只留下一點凹痕而已。



甘禮良不及細想,一踏門旁警備室的窗櫺,踢破了窗,再一躍翻上冷氣機,接著翻上屋頂,然後向門外縱身一躍……



追著他跑的流彈早已把窗子、冷氣全打成廢堆,「碰!」一聲冷氣機砸在地板上面,當場散掉。



甘禮良一到門外,也不顧是否扭傷了腳,全速逃逸……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泰山封王表

中國作為四大衣冠文物古國之一,上古紀年缺乏系統的年表,不用說五千年衣冠文物的認同程度多麼低,就連夏,商甚至西周還被國際史學界斥為傳說,不可信。這既有中國自己的不足---上古史料未能完整保存,二十世紀上半葉疑古派大行其道,又有國外貶低中國衣冠文物的成見在作怪。



《文史雜誌》2000年第2期王德奎《「綿陽第一碑」與盤古王表石》列出了盤古至禹的年表。該年表如下:



壹、 約西元前8000-西元前6391年:

原始社會

貳,約西元前6390-西元前6211年:

一、盤古 二、天皇 三、地皇 四、人皇 五、五龍紀 六、攝提紀 七、合雒紀 八、敘命紀



參,約西元前6210-西元前5771年:

一、巨靈氏 二、句疆氏 三、譙明氏 四、涿光氏 五、鉤陳氏 六、黃神氏

七、巨神氏 八、犁靈氏 九、大隗氏 十、鬼隗氏 十一、掩茲氏 十二、泰逢氏

十三、冉相氏 十四、蓋盈氏 十五、大敦氏 十六、雲陽氏 十七、巫常氏

十八、泰壹氏 十九、空桑氏 二十、神民氏 二一、倚帝氏 二二、次民氏



肆,約西元前5770-西元前5071年:

一、辰放氏(4代) 二、蜀山氏(6代) 三、虺傀氏(6代) 四、兒遽氏

五、希韋氏(4代) 六、有巢氏(8代) 七、燧人氏(4代) 八、庸成氏(8代)



伍,約西元前5070-西元前4171年:

一、渾沌氏(7代) 二、葛天氏(4代) 三、女媧氏 四、伏羲氏 五、赫胥氏

六、東戶氏(17代) 七、皇覃氏(7代) 八、啟統氏(3代) 九、吉夷氏(4代)



陸,約西元前4170-西元前3151年:

一、倉帝史皇氏 二、柏皇氏(20代) 三、中皇氏(4代) 四、大庭氏(5代)

五、栗陸氏(5代) 六、昆侖氏 七、西陵氏(5代)



柒,約西元前3150-西元前2331年:

一、軒轅氏(3代) 二、祝涌氏(2代) 三、昊英氏(9代) 四、古皇有巢氏(7代)

五、朱襄氏(3代) 六、陰康氏(3代) 七、無懷氏(6代) 八、神農氏(8代)



捌,約西元前2330-西元前2211年:

一、黃帝有熊氏 二、顓頊 三、帝嚳 四、堯 五、舜 六、禹



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夏始于西元前2070年,但無論是考古發現夏文化積年,還是堯舜時代遺址的年代,都反映出二者相隔一段時間,也許以後會有新的結論。所以這裡不作改變,仍接原文討論。



我認為中國衣冠文物應該有8000年----當然是有一定文化的較高層次的衣冠文物,華北,華南都已發現距今一萬年以上的農業部落遺址。距今8000年之際,以內蒙赤峰敖漢旗興隆窪,河南舞陽賈湖,浙江河姆渡,甘肅秦安大地灣等遺址為代表的古文化散佈于全國,有代表王權的物品,有占卜和刻辭,有樂器,玉器,有經過規劃的村落,可以看出這是有一定文化的社會了,社會是一步步發展的,最早的政權實體,絕不會與4000前一樣,承認這一差別,並不是降低衣冠文物的尺度,而是客觀地對待人類歷史,因此,表中原始社會在8300多年前就結束了,有一些部落率先進入了衣冠文物時代。當然任何時代都曾有處于原始社會的民族,不少民族現下仍處于原始社會,而國家的建立已有幾千年了,不能一刀切,是研究上古史的前提。



一般認為盤古是從《後漢書。南蠻傳》記載的盤瓠演化而成的,表中既以他為衣冠文物時代的締造者,則與開天辟地的傳說相悖。先秦文獻及出土文物尚未發現盤古存在證據。



三皇的一種說法為「天皇,地皇,人皇」。「天地開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藝文類聚》十一,《北堂書鈔》一百五十八)從西元前480年上推276萬年,分為十紀,九龍紀,五龍紀,攝提紀,合洛紀,連通紀,序命紀,循飛紀,因提紀,禪通紀,流訖紀。表中有「紀」,但只有4個,誰更可信?這一部分或許有真實的史錄,或許來自神話。



第三部分起,大部分王名見于《史記》,諸子作品,《山海經》等文獻。如《史記。封禪書》:「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慮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封禪書》開頭就說:「自古帝王受命,曷嘗不封禪?」「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山海經。中山經》:「封于太山,禪于梁父,七十二家。。。。。。」可見,到禹時,或按到春秋時,到泰山封禪的就有七十二家,且為有為之君。表中所體現的框架正是這樣一個事實。平時說三皇五帝只是舉其代表。幾千年裡8個人統治顯然是不可能的。七十二家的大致輪廓可從《盤古王表》略知,但這仍不是全部,僅是有影響的。



《山海經》中的山名,神名保存了表中的不少帝王名號,如涿光,譙明,伏戲(伏羲),神民,泰逢,空桑,崦嵫(掩茲),中皇,昆侖,倚帝,軒轅等。句陳作為星名,攝提作為星名,原為人名是可以理解的,北極星又名太一,鉤陳,為神中最尊貴者,應源自地上的帝王名,才會賦予星,神這樣的地位。



《越絕書》記載:「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斷樹木為宮室,死而龍臧,夫神祖使然。至黃帝之時,以玉為兵,以伐樹木為宮室,鑿地,夫玉,神物也,又遇神主使然,死而龍臧。禹穴之時,以銅為兵。。。。。。當此之時,作鐵為兵,威服三軍。「軒轅為黃帝,是從很多方面已證明了的,但與有熊氏不為一人,也能解釋許多謎團。軒轅即天黿,是圖騰,族名,人名,不只一世。到夸父之時,有熊氏仍名軒轅,故仍為黃帝,到商周之時,軒轅氏族把自己的族徽刻在青銅器上,「有黃」,「黃尹」是軒轅族。軒轅族的存在上溯到遠古,下到周代,其首領為黃帝。但有了戰勝蚩尤,夸父的有熊氏之後。黃帝遂成為專名。《盤古王表》中軒轅氏在先,而熊氏在後,有道理。



「庸成氏」,「祝涌氏」一般多寫成「容成氏」,「祝融氏」。《山海經》有相柳,又作相繇。這種r--y對應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讀音體系。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盤古王表》體現出固有的語音,未被通行的寫法影響,就很可信。《左傳》,《國語》說「祝融」,《楚辭》及出土的楚製書寫「伯庸」,「祝庸」,也與當時一般寫法不同。



總之,《盤古王表》及其它類似的年表作為中國夏代以前的歷史年表,從框架和大部分名號看,可信;個別次序和名號明顯不可從。考古發現,古文字研究,美洲和近東上古史的研究,很可能為這樣的年表提供有力的證據。在沒有更好的證據出來之前,《盤古王表》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引用文章編譯而來,但引用源已遺失。



若有編譯上的錯誤,請指正。

辨字

絖(ㄎㄨㄤˋ)

同「纊」,綿絮





漂洗=洴澼(ㄆㄥ ㄆㄧˋ)







ㄓㄨˋ

稀飯

ㄩˋ

姓、賣、養育、幼稚無知的





其古作亓、丌

電單位

珍奇定電

一電即一電子之電量

一雷即十垓電

一震即萬雷

敗而隱?懦夫!

承諾敗選則退隱者,非破釜沉舟

乃既蹶不振者也!



若高瞻遠矚、胸懷大志者,

必不此斷其抱負之機,反再接再勵!

不成功,次回,捲土重來。

直命絕而不得還!

否則不屈不撓、死纏爛打至成功而已!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不熄不滅!

不熄不滅!



我已經被潑夠多冷水

除了小學的懵懂

自歷四三春秋後

每一次的爆炸,都被潑以冷水

愚蠢的消防隊啊!在我眼裡你們是如此茫盲

長年的冷水灌注

我依然一次次的爆炸出耀人的光和熱──



對!

我是永不熄滅的!

縱使這麼多年的冷水,我依然旺盛的燃燒

即使傾盡江河,業火依然

縱然竭盡太平洋之水,我依然如大暑驕陽!

來一升,我蒸發一升;來萬石,我蒸發萬石──



復華之火,不熄不滅!

仁德今何在小說傳

甲午砲聲連珠起

廉恥禮義盡皆摧



「碰!碰碰!.....」「啊!....」「逃吧!命都要沒了還顧什麼廉恥禮義!」...



八國聯軍入北京

忠仁孝愛盡已非



「打進來了!」「看看!我們孝的是什麼國?忠的是什麼君?韃子國加上昏君!發的是什麼國書?想的是什麼策略?教我

不仁,也是他們逼的!」.....



軍閥亂政南攻北

信義和平竟此灰



「殺!──」「什麼!你這卑鄙小人!毀約非信義,濫戰亂和平!」「兵不厭詐!」.......



科技至華八十歲

汙言穢語漫天飛



「你講話可以不要一直『你爸、你爸』的嗎?」「你爸講你爸是你爸的事情!.....」.........

不可愚忠!

國強民衰,不可愚忠!



你的國家,縱使強盛。你的生活,要是沒有因為你的國家而幸福,那你們的國家,又跟你有何瓜葛?



要是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上,那你對他們而言,就只是被利用的死老百姓!



要是政府為了國家的利益,竟然可以草菅人命;那你為了你的利益,是不是也可以出賣國家了?



不論國家是否強盛,出賣你們的國家,或者無法為你捍衛幸福或自由的國家──

就不該再愚忠!





──孤客勸炎黃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