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上看了一部講古墳發掘的影片,寫了殷墟,也講了不敢挖的秦始皇陵,給人留下無限神秘與想像。但是,我仔細想想,這些墳為何要掘呢?到底是什麼樣變態、扭曲的求知,竟然忍心將他人最終之歸宿破壞殆盡,甚至可以讓人將千年不朽的女屍從棺木中取出來解剖?為什麼古墳一定挖開呢?保留原樣,別騷擾死者的安眠不好嗎?
雖然出土的文物與文獻確實可以滋養今天的人類社會,我也很期待那些上古典籍的原貌究竟如何。可那些考古團隊們,開人墓室取得古物也就罷了,何必要各個開棺見屍?留給死者最後一點尊重,讓他們至少保有這最後安寧的淨土不行嗎?你跟那名死者究竟有甚麼深仇大恨,你到底有甚麼樣的理由,去打開死者的棺木?或者純粹只是你的那好奇心已經超越極限,成了一種變態?
或許我的文字有點激動,總之我想說的是,現代這樣的考古挖掘方式,我認為,根本比盜墓者還更加罪大惡極!
本文是我歷史課期末中的一段答案,我覺得實在有分享的價值,於是貼到此處。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人閒出奇蹟
最近別說是BBS了,連FB都沒空開,每天就是開GMAIL確定老師有沒有寄什麼課堂的重要
信件,然後就開始寫程式打報告,其他就是去 google docs 處理系學會的帳
親身體驗才知道,「但少閑人」那一句是多麼實際
只有閒人才有時間發牢騷吟詩作對,被這些課業壓著,別說吟詩作對了,連筆都拿不起來
少了文章詩詞,總覺得生活就不太健全,於是選了藝術賞析,現在有千字報告等著我寫
但我躍躍欲試
我想現代人自殺率高大概就是這麼回事。沒什麼閑暇,即使有,也沒甚麼事可做
忽然覺得能吟詩作對寫小說是一件多麼幸福快樂的事
信件,然後就開始寫程式打報告,其他就是去 google docs 處理系學會的帳
親身體驗才知道,「但少閑人」那一句是多麼實際
只有閒人才有時間發牢騷吟詩作對,被這些課業壓著,別說吟詩作對了,連筆都拿不起來
少了文章詩詞,總覺得生活就不太健全,於是選了藝術賞析,現在有千字報告等著我寫
但我躍躍欲試
我想現代人自殺率高大概就是這麼回事。沒什麼閑暇,即使有,也沒甚麼事可做
忽然覺得能吟詩作對寫小說是一件多麼幸福快樂的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