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論棗

農夫食黃棗,其甘至也;賈人食白棗,味色佳也;世人用青棗,平味澀也。





棗色黃者,至熟之棗也,正至甘之時,稍熟即過而老爛,人私慾也大,此寶棗非見者獨吞而何?以致非務農者見黃棗只以為老爛矣!



棗色白者,顏色如玉正佳,其味甘甜只下黃棗,其量也足,正是獻媚良物!



至於棗色青者,常棗也,味稍澀少甜,為可食棗之最下品者,於農者觀,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其量又最豐,交易錢財正是物超所換!





人之貪啊!人之貪!

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

論語文之魂靈

論語魂



人賦語靈,魂文天擇

天下語文有人用者即有其靈,語之靈性乃用者所賦,用文即靈也。

然語文者,其魂卻非皆在,其魂在其文音,和天道者得其魂,所文之魂乃天所賦也。



所以漢文者,千萬年之演進,其初先賢所象形指示,後有繼聖之會意形聲,再而行文之轉注假借,天道其合!古今以來兆億人口,其靈鉅哉!合天得魂魄,人和有鉅靈。漢文也者,靈鉅魂在,其聖哉!



而歐美拼音之文,所象形者,二十六母,繼之後者,妄其拼之為字,失其意也,歧天道也。論其音者,平聲之唯,失仄不樂,不和天籟,象音不合,和來魂哉?漢文千萬,拼音千百,其人貧弱且寡,靈有卻輕。拼音文者,靈微魂失,不活也!





漢文其聖(盛)哉!拼音其廢哉!

──珍奇源創